查看: 176|回复: 5

6-1 嗓音训练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案

[复制链接]

18

主题

9

回帖

11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6
发表于 2025-3-28 1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将会听到一系列包含常见说话和唱歌问题的音频样本。考生需要识别出问题,并提出一种可能用于缓解该问题的嗓音控制的图谱或图谱选项。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问题的示例。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可能不在此列。

建议考生利用本学习指南中提供的图谱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在录音棚、教室或诊所中。

考生应理解,通常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

尽管如此,考生必须为所提出的任何“解决方案”提供清晰的理由。



1. Restricted high range 高音音域受限


2. Flatting 音高偏低


3. Unwanted “flip”/ voice break between Thick and Stiff folds 在厚和紧绷声带状态中,不自主的破音/嗓音断层,

4. Low range fades out 低音区越低越弱

5. Thin high notes 高音薄

6. Too soft in general 声音过弱,音量过小

7. No vibrato 没有颤音

8. Excessive vibrato 过度颤音

9. Strained production 发声吃力,紧张

10. Breathy tone 气声过多

11. Hypernasal tone 鼻音过重

12. Too bright, shrill 音色太过明亮,尖锐

13. Too soft in high range 高音区音量过小

14. Too loud in high range 高音区音量过大

15. Too dark 音色太暗

16. Unintentional instability in certain portions of the range 在特定的音区区间,嗓音出现不自主的不稳定

0

主题

18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3-28 17: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11. Hypernasal tone 鼻音过重

可能存在的问题:
1.软腭过低

解决方案:
1.通过练习软腭的高中低位置来让学生辨识软腭带给音色的影响,最终选择合适的软腭高度进行演唱

12. Too bright, shrill 音色太过明亮,尖锐

可能存在的问题:
1.AES发力过度
2.软腭太低,喉位太高

解决方案:
1.量化AES的发力等级,并选择舒适的力道发力
2.通过调整软腭与喉位的位置改善共鸣空间的大小

13. Too soft in high range 高音区音量过小

可能存在的问题:
1.高音区完全使用“薄声带或紧绷声带”模式进行演唱
2.甲杓肌参与过少无法形成合适的声门下压力

解决方案:
1.维持一定量的甲杓肌去演唱高音
2.加入一定量的AES收窄动作

14. Too loud in high range 高音区音量过大

可能存在的问题:
1.高音区声带较厚,甲杓肌参与较多
2.推气力道较强,与声带形成的声门下压力过大
3.AES收窄力道过强

解决方案:
1.加入更多的甲倾动作来使声带薄度增加
2.减少推气力道,将声门下压力调整至合适的大小
3.将AES的发力等级调整至舒适力道

15. Too dark 音色太暗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喉位过低
2.软腭过高
3.舌位过低

解决方案:
1.通过练习软腭,喉位,舌头的高中低位置来让学生辨识它们带给音色的影响,最终选择合适的共鸣空间进行演唱
2.加入一定量的AES收缩提升声音亮度

16. Unintentional instability in certain portions of the range 在特定的音区区间,嗓音出现不自主的不稳定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声带模式之间的转换不够习惯
2.过度推气造成的假声带内缩
3.因为咬字的原因导致软腭,喉位,舌头不受控制的乱动
4.缺少一定量的锚固

解决方案:
1.让学生练习与分辨不同的声带模式
2.通过滑音的方式来练习随着音高上升时,声带模式之间的缓慢切换
3.通过练习适当的锚固来稳定气流与声带之间的稳定性
4.先将辅音去除只保留元音进行演唱,当声音稳定后再慢慢加入原本的辅音

0

主题

18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3-28 17: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5. Thin high notes 高音薄

可能存在的问题:
1.高音区声带处于“纯粹的薄声带模式或紧绷声带模式”,甲杓肌参与过少
2.软腭过底,喉位过高导致共鸣音色高频过多
3.AES过分收窄,导致音色过度尖锐

解决方案:
1.维持一定量的甲杓肌去演唱高音
2.调节软腭,喉位的位置来改善共鸣空间过于窄小的问题
3.将AES的发力等级调整至舒适力道

6. Too soft in general 声音过弱,音量过小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声带闭合动作较弱
2.完全使用薄声带或紧绷声带进行发声,甲杓肌参与过少
3.吸气时REL值过低
4.AES没有适当参与发声

解决方案:
1.练习声门起音或平滑起音
2.练习厚声带模式
3.吸气时REL应保持较为舒适的发力等级
4.练习AES的收窄,增加声音“亮度”

7. No vibrato 没有颤音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声带层面发力等级过大
2.过度推气

解决方案:
1.将发力等级进行量化,并选择舒适的发力等级
2.减少主动推气的行为

8. Excessive vibrato 过度颤音

9. Strained production 发声吃力,紧张

可能存在的问题:
1.没有甲倾意识
2.企图一直维持在较厚的声带状态中越唱越高,身体下意识的推更多的空气“撞”开声带,导致假声带 肌肉代偿内缩导致憋气

解决方案:
1.让学生练习与分辨不同的声带模式
2.通过滑音的方式来练习随着音高上升时,声带模式之间的缓慢切换
3.通过练习适当的锚固来稳定气流与声带之间的稳定性

10. Breathy tone 气声过多

可能存在的问题:
1.主动推气

解决方案:
1.增加锚固
2.不要想着使用“紧绷声带”的状态进行演唱
3.减少主动推气的行为





0

主题

18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
发表于 2025-3-28 17: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1. Restricted high range 高音音域受限

可能存在的问题:
1.过度推气导致的假声带内缩
2.甲倾动作的缺失或不熟练

解决方案:
1.练习假声带的侧收,并尝试使用较小的呼气力道进行发声训练。
2.练习薄声带来做“警报滑音”,激活甲倾的力道从而与中低音区的厚声带进行两个动作上的衔接。


2. Flatting 音高偏低


可能存在的问题:
1.对于旋律不熟悉
2.甲倾的幅度与音高不匹配
3.REL值过低导致呼气力道过小

解决方案:
1.在舒适音区演唱相同的旋律,观测学生对该旋律音准偏低的原因是发声技术问题还是对旋律本身不熟悉
2.用警报滑音的方式先滑到对应的音高,让学生熟悉在该音高时 相对应的甲倾力道
3.在演唱旋律前应当吸入合适的空气量,维持在合适的REL值以内进行演唱

3. Unwanted “flip”/ voice break between Thick and Stiff folds 在厚和紧绷声带状态中,不自主的破音/嗓音断层,

可能存在的问题:
1.没有甲倾意识
2.企图一直维持在较厚的声带状态中越唱越高,身体下意识的推更多的空气“撞”开声带,导致假声带 肌肉代偿内缩导致憋气
3.当憋气到一定极限时演唱者为了能够继续发出声音只能选择突然将声带切换至紧绷声带,并且此时的大量推气行为并未停止,大量的空气穿过紧绷声带时会有明显的漏气声,在两种声带模式极值下的突然切换就会出现破音/嗓音断层的“听感”

解决方案:
1.让学生练习与分辨不同的声带模式
2.通过滑音的方式来练习随着音高上升时,声带模式之间的缓慢切换
3.通过练习适当的锚固来稳定气流与声带之间的稳定性

4. Low range fades out 低音区越低越弱

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该学生有可能是从高音区往低音区演唱时,一直维持在薄声带模式
2.低音区过度推气
3.缺少锚固
4.缺少必要的AES收窄

解决方案:
1.练习声带模式之间的切换,音高越低应当慢慢回到厚声带模式
2.不要让REL值过高,也不要主动推气
3.维持一定量的锚固状态
4.通过加入一定量的AES来维持声音的密度






0

主题

31

回帖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2
发表于 昨天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1.Restricted high range 高音音域受限
·动力(power)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音高上行时,本能的想要加强气流的推送,导致TVF无法承受,造成破音或假声带内缩带来的挤卡。
解决方案建议:先尝试抑制气流的推送的冲动,若常年的习惯难以改变,则创造一个无气可推的条件再进行发声,可在保证心肺舒适的情况下突出肺内空气,再进行发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使身体习惯不推气的发声动作。

·声源(source)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真声带层面的问题:处于厚声带(Thick)状态,未进行声带模式的转换,可以通过薄声带(Thin)的练习进行改善。
·滤波器(filter)层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①甲状软骨层面的问题:未使用甲倾动作,会使得声带拉长动作受限。
解决方案:可用 委屈、怜悯、小猫叫等方式引导练习甲倾动作。
②假声带层面的问题:假声带内缩产生挤卡,甚至喉室覆盖,从而导致高音受限。
解决方案:可用憋笑、感受无噪音的呼吸灯方式引导做到假声带侧收。
③喉头与舌头的问题:喉头会随着音高的爬升有一些相匹配的上移,若喉头的移动受限,高音也会受限。喉头的受限一般由舌根的下压有关。
解决方案:使用高舌位,让舌根不再限制喉头的移动。

0

主题

31

回帖

14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42
发表于 昨天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2. Flatting 音高偏低
·听觉层面的问题:以骨传导占比较大的“内听觉”与以空气传导占比较大的“外听觉”未对齐而导致的音高听辨障碍。
解决方案:使用voiceprint或任何录音app,演唱任一音高并录制,播放录制的音高。演唱时是“内听觉”听到自己演唱的音高,播放录音时以“外听觉”听到刚刚演唱的音高,反复多次刻意练习,使内外听觉系统完成对齐接驳工作。
·动力(power)层面的问题:推气导致真声带层面发生不规律“伯努利现象”,使声带振频不足而导致音高偏低。(也会影响声带相位,使声音清晰度下降,噪声变多)
解决方案:与问题1中方案相同。
·声源(source)层面的问题:在一个适合较薄声带的音区使用不合适的方式想要增强音量,肯能导致声带增厚,从而导致振频不足,音高偏低。
解决方案:增强听感音量时避免使用增厚声带的做法,可以使用锚固、低喉位、会厌收缩(此为增强亮度的方式)等方式达成。
·滤波器(filter)层面的问题,滤波器更多是改变音色的作用,但是要提防发力的扩散问题,避免发力的扩散影响真声带的运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